第(2/3)页 不过,大家的主要的目的也不是来听演奏的。所有人要不是忙着聊天,要不就是忙着对付餐桌上的食物,还有一群的孩子坐下来不久便坐不住的开始到处跑、嘻闹。在一片嘈杂中,那可有可无的奏乐声倒是显得无关重要了。 在愉快热闹的气氛中,家宴进行了一半。 在南棉王他们的这张桌上,几位王叔和南棉王有说有笑的,他们说的多是童年趣事、往年旧事的,而且多是用南棉语来说的。对南棉语的认识还不深的北绝色,虽然心里在大喊无聊,但他也只能脸带微笑地静地坐在一边,当一名合格的陪听人员。 说着说着,几位王叔忽然静了下来,南棉王的脸色也不知为何黯然了下来。只见他他用筷子挑了挑碗里的米粉,然后叹了一声。 见状,北绝色连忙问:“父王,怎么了?” 南棉王忧心忡忡说:“刚才和你几位王叔说到送贡品到大明的事。” 贡品?北绝色想起这些日子来所学的南棉历史。南棉国是个夹在几个国家中的小国,周边的国家随便哪个的国力都要比南棉强大许多倍,但南棉国偏偏就在几个国家为了相互制衡的目的下,幸存了几百年。虽然如此,但作为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小国,为了不被其他国家轻易地吞没了,所以南棉国费了不少的力气和大明建立了邦交关系,向大明这样的大国俯首称臣以求庇护。而这样的代价就是每年要给大明一定数量的贡品,那些贡品中包括红木、香米和虎皮,而这三样都是南棉的特产,不是难求的物品。 要为不是难求的东西而烦恼,难道是出了其他的问题?北绝色连忙问:“是不是大明王朝向我们提出了苛刻的要求?” 南棉王又叹了一声,说:“大明并没有提出什么要求,是我们的问题。今年雨水少严重影响了稻米的收成,夏天的时候红木林又发生了一场山火,烧掉了不少的红木。本来早该在中秋时把贡品送到大明的,却因为贡品的数量不够而一直拖延至今。” 顺王说:“大哥,不如下道昭书让地方再上缴香米和红木?” 南棉王说:“不行。今年的收成不好,百姓的生活已经不是那么好过,再让他们上缴的话,不是让他们没有活路了吗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