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0章 以礼立国-《大清弊主》
第(2/3)页
胤祯感觉后背开始冒汗,对于祭祀,他是真没放在心上,从来就未意识到祭祀对一个国家竟然如此重要,当即诚恳的道:“皇阿玛训诫的是,儿臣知错,必定潜心研读礼学。”
康熙微微颌首,沉吟半晌才道:“传旨,遣一等侍卫觉罗外山,祭长白山、医无闾山等处。内阁侍读学士殷扎纳,祭辽太祖陵。副都统马云霄,祭南海。副都统王臣,祭颛顼高阳氏等陵。
内阁学士蔡升元,祭黄帝轩辕氏等陵。内阁侍读学士查弼纳,祭西岳华山、及江渎等处。内阁侍读学士拉都浑,祭南镇会稽山。”
胤祯听的暗自心惊,祭陵也就算了,山岳都要祭祀?略微停顿,康熙又继续说道:“詹事周起渭,祭禹陵、及明太祖陵。侍郎孙柱,祭东岳泰山等处。侍郎廖腾煃,祭少昊金天氏等陵、孔子阙里。侍郎李先复,祭中岳嵩山等处。
副都御史明安,祭太昊伏羲氏等陵。左通政罗瞻,祭南岳衡山。参议陈汝咸,祭炎帝神农氏等陵。内阁学士邹士璁,祭女娲氏等陵。太常寺卿李敏启,祭北岳恒山等处。并兼赏赉直隶各省、绿旗兵丁。”
见康熙对这些要祭祀的陵墓、山岳倒背如流,一众官员也是张口即来,未尾还要众人赏赉各省八旗、绿营官兵,真真是应了国之大事,唯祀与戎。
休息了半晌,康熙才接着道:“你一直以来重于戎,重于商,而轻乎礼,为臣尚可,为君便是大忌,历朝历代,皆是以礼立国,依礼治国,以法导民,礼法相补,礼乃重中之重,你身为储君,万不可稍有轻忽。
祭祀的法则详细记载于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中,并有《礼记正义》、《大学衍义补》等经书进行解释。你回去务必细读,朕要随时考问。”
“儿臣尊旨。”胤祯恭敬的回道,心里却是郁闷无比,又要背书?我都做皇太子了,还要背书?
康熙说了这半晌,感觉有些累,休息了一阵,却是转了话头,道:“旗务整顿,策划旗民生计,你可有具体计划?”
胤祯心里暗自腹诽,我一天到晚忙到黑,哪有时间考虑,不过,说没考虑,显然不妥当,略微沉吟,他便发现这是一个极好试探康熙的机会,当下便欠身道:“皇阿玛,儿臣窃以为,必须革新八旗制度,否则,旗民生计便是一个无底洞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