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9章 风云变幻-《大清弊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李光地却是很快就联想到了京报,有京报做正面的舆论引导,确实比文字狱要高明的多,他心里亦是禁不住的感叹,这京报不过是邸报的延伸而已,为什么这么多年就未注意到这点呢?十四爷这小小的一个改动,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,此事一旦传扬开去,十四爷在士林中的声誉,将无人能够逾越。

    两大案子说完了,康熙停歇了一阵,扫了一眼殿中一众大臣,最后又在一众皇子身上一一扫过,才收回眼光,轻咳了一声,殿中马上就一片寂静,他这才开口说道:“江南乃国家粮赋重地,唯稳至上,迁江西巡抚郎廷极总督江南江西,内阁学士李成龙巡抚安徽,升太仆寺卿戴梦麟为江西巡抚,升广西左江道李世仁为安徽布政使司。”

    江南官员的任命,胤祯最为关心,原本以为康熙会在江南科考案结案以后才会考虑,却未料到,康熙竟然是雷厉风行,这才将噶礼、梁世勋二人革职,就立刻另行委任了。

    李成龙和李世仁胤祯根本就不熟悉,但江西巡抚郎廷极他却是清楚,乃是老八的人,太仆寺卿戴梦麟,他也清楚,是才放出来的太子一党中人,江苏巡抚张伯行是他十四党的人,如此一来,江南可就三党聚齐了,不知道康熙如此安排有何深意,仅仅只是为了平衡?还是不放心他?

    皇太子胤礽对官员熟悉程度可比胤祯强的远了,内阁学士李成龙乃是与老三一道编书的,是经老三推荐才升的内阁学士,江南这下可真是热闹,看来,康熙对老十四在江南亦是颇为的防范。

    八阿哥胤禩则是大为兴奋,他怎么也未料想到,康熙竟然把郎廷极提到两江总督的位置上,看来,康熙也不是一味的偏袒老十四,而是在大玩平衡。

    对于广西左江道李世仁,因为品秩太低,几个阿哥都不知道是谁的人,老臣李光地却是心里清楚,这是他的门生,康熙对江南的稳定确实比较重视,各系人马都相互交插,以相互牵制。

    三阿哥胤祉心里却是一跳,皇阿玛竟然在提拔我的心腹,虽然说只是平级调动,但内阁学士与地方督抚根本就没有可比性,这可是一个积极的信号,难道皇阿玛真是有意立我为太子?

    待一众王公大臣稍稍消化掉江南的人事变动,康熙又接着说道:“升内大臣绰尔济为领侍卫内大臣,宗人府宗令雅尔江阿转领侍卫内大臣,皇四子胤禛接任宗人府宗令一职。内务府总管事马齐,着仍回上书房,迁礼部尚书嵩祝为保和殿大学士,入值上书房。迁礼部尚书王掞为文渊阁大学士,入值上书房。升礼部侍郎瓦尔答为礼部尚书,升翰林院掌院学士陈元龙为礼部尚书。”

    这道谕旨一下,满殿王公大臣皆是目瞪口呆,继而在心里便是破口大骂,这是唱的哪一出?怎得想起一出唱一出,这么个搞法,让他们如何适从?竟然一口气提了两个大学士,提了三个上书房大臣,康熙这是老糊涂了?

    马齐原本就是老八一党的,康熙四十七年,在百官公推太子时,力挺八阿哥胤禩,被康熙斥责,不久就调任内务府总管事,现而今,又把他给调回上书房,这明摆着是扩充八阿哥的势力?

    嵩祝、陈元龙二人就不说了,未参于派系,但王掞却是不折不扣的太子.党,康熙把他提为大学士,上书房大臣,背后有没有其他含意?太子难道又要咸鱼翻身?

    瓦尔答是三阿哥胤祉的门人,绰尔济也是三阿哥胤祉的人,因为害怕养不大,康熙从小就把胤祉寄养在绰尔济家里,胤祉与绰尔济一家的关系自小就格外不同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