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两个女人都无异于天塌地陷。 那个时候,那个孩子都两岁了。 孩子的眉眼,几乎和小时候的柳生一模一样,可以想见将来长大也是一张好坯子。可是那张平日里总是令杨九娘羞涩的脸,如今在面前的时候已经是刺目无比。 杨九娘并没有苦恼,而是直接写了休书,不顾公婆的再三保证,依然决然的休夫,离家。卸下了金簪,褪下了妇人衣裙,换上了闺阁女儿时候的打扮,从柳家从容走出。 谁也拦不住她,谁也不敢拦她——也是在这个时候,不管是柳家的人还是旁的,都似乎才意识到,她不光是柳家的新妇,还是一个武功极高的江湖的名门闺秀。 那作为柳家妇的衣裳被杨九娘的随身丫鬟一抛,掉入了柳家的池塘,很快那浸了水的衣裳就沉了下去,在头天落了雨的池塘中,那一袭妇人衣裳在些许浑浊的池塘中模糊沉浮。被不知情的小丫头瞧见,小丫头一眼看到那是杨九娘的橙色衣裳,不由惊叫:“来人啊,少夫人投湖自尽啦!!!” 少夫人没有投湖自尽。 但是柳家的少夫人也确实是死了。 柳家因为被杨家儿媳妇休夫的事情闹的鸡飞狗跳。杨家的家主当时是杨九娘的兄长,杨九娘的兄长见妹妹决绝,也不再多劝,于是接受举动,可是咽不下那口气,非要找柳家讨要个明白。算账也要算个清楚明白。 柳家焦头烂额,翻开之后发现一笔烂账。一时之间,丢了儿媳妇,丢了田产,铺面,陪嫁,还甩不掉这丑事。焦头烂额之下,柳家的族长把柳生给痛骂了一顿。骂他猪油蒙心,骂他长了一双狗眼,眼睛都生到狗肚子去,天生如花似玉大美人看不到,专去吃路边馊的臭的东西。 柳家在焦头烂额中怒骂了柳生,把他给赶了出去。表面上看是责难的意思,实际上是让柳生去避避风头,即便是路边馊的烂的,能避就先避着。躲过风头再说。毕竟杨家不是什么好惹的。等到杨家气消了,再去赔罪,一日夫妻百日恩。这是俗话说的。 俗话有道理。 那俗话还说了呢,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临头各自飞。 柳家有了大难,大难之前,人家杨九娘就飞了。 作为正妻的杨九娘并没有为难柳生,心平气和的走了,虽然留下个烂摊子,但是这摊子拾到拾到还能用。可是那外室的那位,可不是那么好惹的。 杨柳两家的事情还没扯完,账目都还没理顺,江湖人的热闹还没有看完,柳生投崖自尽的消息就先传了出来。 一开始这个事情出来,是和被休夫挂钩的。 传到柳家的耳朵里再传到杨家耳朵里的版本是:柳生听闻被杨九娘休夫,心灰意冷,觉得无颜见人,一次萌生了死意。于是决定以死谢罪。从万丈悬崖之上投下。 而到这里,如果没有翻转,杨九娘或许还能想起来昔日新婚时候的一些或多或少的甜蜜时光来。为此放过柳家。或者,会替柳生孝敬一番柳家二老。 但是并没有。 真实版本很快别传回去江湖。 最终得知柳生在离开柳家之后一直和那个苗女在一起,柳生是抢夺孩子不成,被苗女下蛊报复,疼痛难忍,这才扯了孩子一起投崖。苗女心痛儿子的死,然后也跟着投湖自尽。 ......以此。杨九娘彻底心灰意冷。 “这就像是街头话本里面的一些让人看了很爽的段落了,”赵帛吃到了手上只剩下一个梨核,还在啃,啃得津津有味,“之前那个懦弱的杨九娘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,就是九指青娘!” 离开杨家,投身江湖的九指青娘,换下了遮掩九指的广袖衣裳,穿上了属于江湖儿女的飒爽劲装,她酒量很好,不说千杯不醉,也足够可以和萍水相逢的路人一起共饮。她生的貌美,酒意染红双颊宛如红云,虽然缺了一根手指,但是也依然算是素手芊芊。江湖日子,当然也免不了视线落入她的手上,若是好奇,便随之一笑,而若是被她觉察恶意,那边引来一袭指风。 不是好奇九指是什么感觉吗?那就试试吧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