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后院内,王明正,牧藏锋,白月,小狐狸胡灵,都到了。 江白宣讲修行道,众人再见天地。 不过这次讲道,只是道德经的一部分,并非全部。 “执大象,天下往;往而不害,安平太。乐与饵,过客止。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,用之不足既。” 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,下德为之而有以为……” 听着道音,王明正,张志玄,法明,沉迷其中。 苏梅等人虽然也沉浸其中,但却不如他们领悟的深。 法明得他点化,明悟佛理,众生平等,普渡众生,修善修德。 王明正,张志玄,本为儒家弟子,本就注重德行。 执大象,象为道,谓之执道者,天下皆投靠,而不互相伤害,天下太平。 上德者,德不外现,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,是自然而然行善,不求回报。 下德者,有心行善,为了回报而行善。 上仁者,行善无回应,却强行牵引别人。 “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是以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……” 江海之所以为百川汇流之地,是因为处于低下之地。 执道者要领导百姓,必须用言辞对百姓表示谦下,要想领导百姓,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。 有道者虽然地位居于百姓之上,而百姓并不感到负担沉重;居于百姓之前,而百姓并不感到受害。 伴随着道音落下,江白闭目不言,细细感应,他与仙杭城的天地,已然有了几分亲和。 就像在长民江一样,那股与天地契合之感。 所以,他才是说,他收获的是天道。 至于那些愿力,顶多增加些许道行,他并不在意。 而放在法明等人身上,那些愿力,让他更进一步,算是最为合适了。 “教化苏梅,道行增加两年。” “教化白月,道行增加一年。” “教化……” 讲道教化,便有道行,那点愿力,非他所求。 众人沉浸在领悟之中,一直到下半夜,才相继醒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