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在听到姬长的声音后,眼睛也并未睁开,只是淡淡的回应道: “吾儿初次亲征便获此大胜,当真威风。” 说话间,似是丹炉的火候已成,有寥寥青烟自炉中冒出,逐渐弥漫在整座大殿时,犹如仙气氤氲。 姬长受不了这种丹药味,用宽松的衣袍遮住口鼻,强忍住咳嗽的感觉,恭敬道: “若无父皇遣使去瓦剌,儿臣万不会轻易取得大胜。” 上皇依旧闭着双眼,“你能看到朕的用意,也不枉费朕对你的悉心教导。” 姬长道:“父皇,儿臣亲征时,倒是也遇到一些难关,日夜困扰儿臣心绪...” 闻言,上皇这才睁开双眼,脸色浮现出一丝变化,问道:“是何难关,说来听听。” 姬长如实道:“儿臣调兵遣将时,边卒、各亲军卫所,制度不一,过于分散,难以合兵御敌,且各卫之间互生间隙,险些被贼寇离间。” 上皇沉默。 顿了顿,姬长内心忽然生出几分紧张感,继续道: “儿臣认为,关外鞑靼、瓦剌之所以贼心不死,是因为我大周军制太散,各卫所不知统筹配合,易被敌军逐一击破。” 上皇嘴角微微上扬,似是猜到了姬长的内心想法,问道:“你想如何做?” 姬长一咬牙,如实道:“儿臣想将在京兵力编制为三大营,此举意在统一练兵,作为将来南征北讨之主力,仍旧受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管辖。” 这是还未将鞑靼赶出阴山时,他便在心里萌生的一个想法。 他认为,如今,好不容易通过亲征积攒下来一些威望,使得朝中某些臣子忌惮,若不善加利用这次机会,就太可惜了。 成立三大营,看似仍旧受五军都督府节制,实则是将上皇手里的兵权逐步分化。 听到这里,上皇才真正动容,眉头微皱,缓缓起身,赤足走出珠帘幔帐,来到姬长跟前。 上皇身着一身紫色道袍,满头白发肆意的散落下来,躬着腰,就像一位闭关多年的老道儿一般,用着一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看向姬长, “哪三大营,说来听听。” 见上皇走出,姬长与皇后都是将头埋得很低,不敢抬起。 “回父皇,所谓三大营,是指神机营、万骑营与五军营。” “神机营专掌火器弓弩,儿臣认为,此营兵力约五千众足矣。” “五军营,主要是由五军都督府管辖的在京各卫组成,因其人数众多,为三营主力。” 第(2/3)页